• 重庆都恒电子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新闻

衡器行业首期专业技术高研班在北京举行

时间:2007-09-16 10:18:00 发布人:管理员

    为了贯彻中央人才战略精神,落实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的部署,在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人事教育部的关心和指导下,中国衡器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在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教材、制作课件,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筹备,于2007年7月14日-19日在北京举办了首期衡器行业全国中高级技术人才专业技术高研班。为了落实人事部戴光前副部长到协会指导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工作时提出的“首战必胜”的指示,首期高研班选择对行业影响最广泛、最敏感、使用量最大的课题——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应用技术——作为首期培训与研讨的主题。

张景尧理事长和人事部李金生处长、中轻联人教
部孟琪处长参加了开班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首期高研班把学习的目标定为:从提高我国称重传感器制造与检测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入手,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培育称重传感器方面的中高级专业人才。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传感器制造和使用单位的近50名学员参加了本期学习。
    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继续教育处李金生处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人事教育部孟琪处长、中国衡器协会张景尧理事长出席了本期高研班的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李金生处长的讲话传达了国家决心把“653”工程变为技术人员再教育的长效机制的精神;孟琪处长在讲话中肯定了中国衡器协会对继续教育工作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指出继续教育对我国由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意义。张景尧理事长在讲话中回顾了协会对行业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努力过程,表达了衡器协会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决心和构想(上述三位领导的发言另见详文)。中国衡器协会曹立平副理事长主持了开班仪式。他对各位领导牺牲休息时间,在公休日出席衡器培训开班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导衡器培训工作表示敬意和感谢。他向学员们介绍了本期教学采用5天时间集中授课(40学时)和用4周时间函授学习(计40学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人事部规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72学时的要求,每人总共完成80学时的学习,最后考试合格的学员,将按照人事部规定,颁发证书。
    在研讨班上,中国航天集团702所研究员刘九卿老师系统地讲解了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用应变计的技术指标、结构尺寸、调整参数、补偿方法及对应变粘结剂的要求;讲解了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关键工艺及机理分析、电路补偿与调整、特殊称重传感器及发展趋势等实用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声学研究所吴鲲高级工程师对称重传感器的测试技术和检测过程作了讲解,并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力室的装备与操作;济南金钟电子衡器公司沈立人高级工程师和上海大和衡器公司陈日兴总工程师分别简要地讲解了非自动衡器和自动衡器对称重传感器的选用要点。上述讲课老师都是在衡器行业里工作了十多年、几十年的高级专业人士,他们知识饱满、经验丰富,对传播知识满腔热情。
    研讨班采用互动形式,学员们可以介绍自己的成绩,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可以课下答疑。刘九卿老师为满足学员们的要求,牺牲休息时间,每晚答疑到十点多钟,特别令人感动。尤为可贵的是学员们不畏酷暑勤勉好学的精神,他们求真务实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又鼓舞了老师,老师把书本以外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授予了学员。
    学员反映本期培训班“就像一场及时雨”, 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办得十分成功。学员说学到了讲义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人都有新的体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员们还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声学所表示感谢,该所为学员安排参观力学实验室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学员们结合体会,还对今后的继续教育提出了建议。学习班结束,学员们满载学习的收获,冒着北京七月酷暑,返回了各自的工作岗位。